靜生生物調查所於民國17年成立(1928)6月,至今分為中國科學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

 

靜生生物調查所是為紀念本會首位幹事長范源濂(號靜生)先生而設立,由尚志學會囑託本會組織創辦,所址為北平西城石駙馬大街83號,乃范源濂故居。該所於民國17年(1928)成立,為現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植物研究所之前身。民國20年(1931)遷往西安門內文津街3號,該處亦曾為中國科學院初建時院部所在地。 其研究工作分動物及植物兩部分,在秉志與胡先驌兩位名學者領導之下進行。歷年在全國各地實地採集動植物標本(包括化石標本在內)甚多。經過整理以後,供研究之用。所採集標本之地區廣及內蒙古、西藏及海南島。該所並曾與江西省立農業院簽約3年,在著名之風景勝地廬山,合辦一個大規模森林植物園。該所研究成果,除在國內外學術雜誌發表外,並自行出版。該所之研究彙報、中國植物圖譜、中國蕨類圖譜以及中國動物誌等頗為科學界所重視,並經常與國外生物研究機構交換。該所並不時舉辦展覽會,將其所集標本及研究成果,開放參觀,引起青年學生對於生物研究之廣泛興趣。

 
植物研究所北門
出處:中文維基百科的Jijie 123, CC BY-SA 4.0,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出處:猫猫的日记本 - Own work, CC BY-SA 3.0
 
范源濂先生字靜生,是本會前董事長兼第一任幹事長,同時亦是尚志學會之會員。范先生於民國16年(1927)12月因病逝世,其友好為紀念他提倡生物學未竟之志起見,由尚志學會撥付基金十五萬銀圓,委託本會組織靜生生物調查所。此即是該基金之來源。本會於民國17年(1928)6月第四次董事會通過接受,除成立生物調查所外,並保管基金。以逐年收益維持調查所之經營,如有餘額則撥轉基金。此項基金原係投資於銀幣有價證券及銀行定期存款,其後有一部分投資於外幣有價證券。
 
 

民國39年(1950)時僅餘美金資產尚有收益,經過繼續營運,2018年12月31日帳面價值為美金十五萬餘元。目前將每年收益用於補助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至於該基金自民國38年至106年(1949~2018)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基金

該所係中央研究院在臺最早恢復之各研究所之一,所長李先聞博士早年曾獲本會補助。該所在李博士領導之下,成績斐然可觀。尤其關於甘蔗及稻米品種之研究,對於臺灣農業之發展,頗有貢獻。本會自民國56年(1967)起,動用靜生生物調查所基金之收入,儘量給予補助。迄民國59年(1970)為止,已補助美金8,000元。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 靜生生物調查所基金

本會自民國72年(1983)起,委任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本會投資顧問,該行將靜生生物調查所基金之資產部分投資於美國政府公債,部分存放於外幣定期存款。基金收入之多寡,決定於利率之高低。因該基金僅值約美金140,000元,近年來因利率逐年遞減,基金收入也逐漸減少,對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原植物研究所)之補助亦逐年減少。基於該所表現向來傑出,本會因此自民國81年(1992)起,數次從本會自有基金項下,代為補助該所研究經費。自民國60年至107年(1971~2018)止,從靜生生物調查所基金中補助該所共美金265,500元整,由本會自有基金中補助該所共美金75,000元整,共計美金340,500元整。

 

後續

靜生生物調查所所址(北京北海西沿附近的文津街3號)曾為中國科學院初建時院部所在地。中國科學院接收了靜生生物調查所及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的部分資料、標本和設備,1950年10月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1951年改名為動物標本工作委員會,1953年改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1957年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植物部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50年合併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1953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